心灵绿洲
心理知识

张卫奇:略谈生命的价值

发布时间:2018-05-19    作者:张亚萍    来源:交通院大学生朋辈心理互助会     浏览次数:


01

疾病不仅仅会给患者本人,也会给其亲人、家属和周围人带来诸多不便,甚至是痛苦,以至于每个人都会为疾病付出一定的代价。

可是,很少有人知道,疾病也有一种社会价值,生病可能为患者创造一种“社会增值”。

每个人可能都有过类似的经历:当一个孩子生病、发高烧的时候,会得到父母的格外照顾。他可以吃到以前吃不到的东西,过去生活中的约束也都不复存在,他可以额外地撒娇、多看电视、多玩电子游戏,最重要的是,他会得到父母一心一意地关怀。

因此,对孩子来说,生病意味着一种额外的“社会增值”。

其实,年幼的孩子都很聪明,他们不需要很长时间,就会看懂父母的行为规则,就能领会“社会增值”的意义。一旦如此,每当孩子感觉到被“父母忽视”,就会利用生病作为工具,来改变现状,索取父母一心一意地关怀。

当然,这种行为并不是孩子的主观理智行为,而应该归属于他本能的求生欲望和行为。社会心理学将这种“因病得福”的行为规则称为“继发性疾病获益”。



02

成人的世界里,每一种疾病也都有社会价值,而且这种价值会随着社会文化和医学发展的变迁而改变。

也就是说,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张“疾病价值表”,每当周围有人生病的时候,都会不由自主地参照这张“疾病价值表”,以此来理解疾病,甚至评价、贬低、惩罚患者。

   假如某一位年壮有为的成功人士得了心肌梗塞或倦怠症,大家都会觉得他身负重任,日理万机,因为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而劳累奔波,废寝忘食,都会坚信他因此而遭受病魔的折磨。

于是,我们会对他产生一种潜在地同情和尊重,愿意尽力帮助他和家人共同度过难关。对这位患者来说,疾病的不幸就包含着一种“社会增值”。

与此相反,假如某人得了抑郁症,甚至有自杀的倾向,大家会因为自己内心的不知所措而猜疑其发病原因,会怀疑患者的人生动机和为人处世与疾病的关系,甚至会武断认为:这其实不是真正的疾病,而只是患者为人欠缺的后果。

由此,大家会坚信,假如他能正确地待人处世,一定不会得病,更不会有自杀的念头。

于是,大家会 刻意地去避开他,对他产生一种潜在的鄙视和排斥。对这位患者来说,患有疾病包含一种“社会贬值”,更意味着一种社会冷酷的雪上加霜。


03

就像每个人热衷于对周围人的事做出褒贬评论一样,我们也热衷于对周围人的所作所为,甚至习惯于对周围人所得的疾病做出褒贬、优劣的评价。

我们心目中所谓的“疾病价值表”本就不是客观的品比,是基于传统社会对疾病的社会利弊的评估,换句话来说,它是社会对患者本人褒贬、优劣的评价。

与此同时,我们心目中的“疾病价值表”还基于每个人对疾病的害怕和敬畏,更出自于很多人对诱发疾病机制的无知和误解。

每个人都害怕自己会得精神疾病,就像在颠簸的船上“不晕船”的人无法理解为什么别人会“晕船”一样。

我们也无法想象:“我怎么可能得精神疾病呢?”为了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慌,更为了给自己“壮胆”,很多人会潜意识地武断:患者的“自私和错误”才是导致精神疾病的原因。

言外之音是,只要我们“行为端正”,就不会得精神疾病。

事实上,每个人得病都有各自特定的外因和内因,甚至来自于“遗传因子”。如果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,个人主观防御的能力十分有限。

一旦发病,就像颠簸时“晕船”一样,患者根本无法“自救”,只有接受专业医师的诊断和治疗,才有可能解脱疾病。

无论如何,亲友的不解、误解甚至“惩罚”,非但无益于患者的“自救”,更可能会将其逼入“病有应得”的陷阱,让精神疾病患者处于羞愧而远离亲友,远离医生,甚至走上绝路,加剧悲剧的发生。但愿大家能学会换位思考,学会理解周围人。








Baidu
sogou